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,而对于孩子来说,陪伴是对他一生的影响!

Published by Eric on

小T好朋友的儿子豆豆,有一个玩伴叫奇奇。

在奇奇出生后1个月,他妈妈就开始做生意了,从此早出晚归,甚至周末也是甚少在家,孩子平均一周跟她在一起的时间不足1小时。

他妈妈觉得,有钱后她儿子就能当 「高富帅」「富二代」,事业、人生都会比同龄人的起步快。

这点小T是认同的,但她的儿子的性格以及待人接物的举止日渐变差,小T感到十分地惋惜,即使有钱了,性格也很难改变回来。

首先,奇奇说话很迟,2岁半了还不会说话,到了3岁还不能很好地表达。经常打奶奶,稍有不顺意的,除了大喊大叫,还会用头猛撞墙。

奇奇很悲观。有一次,奇奇与豆豆在一起玩,分给他们一人一面小红旗,豆豆将自己的小旗拆了,然后要帮奇奇拆。

奇奇着急得哭了起来:「拆了会坏的嘛!」后来才知道,奇奇家里的玩具大多数都是还未打开包装,原因是奇奇怕将玩具玩坏了!

奇奇没安全感。奇奇的奶奶晚上经常会被奇奇的哭闹声惊醒,奇奇奶奶说孩子经常会做噩梦,不止一次被噩梦吓得尿裤子、打寒战。

奇奇胆小自卑。一天晚上,奇奇与豆豆在屋里抓迷藏,调皮的豆豆戴上了灰太狼面具,把前来找寻他的奇奇吓得大哭不止。

喜羊羊灰太狼的动画片两人几乎天天看,这个熟悉的灰太狼面具竟然还会吓哭奇奇!

还有,奇奇有个习惯,就是喜欢戴帽子,并不是因为戴帽子好看或保暖,而是为了遮盖头上的疤。

有一次在楼下花园玩,一群捣蛋的大孩子将奇奇的帽子拍掉到地上,他的脸霎时一阵红,暴怒得跟大孩子打了起来。

除了跟豆豆在一起,奇奇跟别的小朋友不合群,不爱说话,经常会跟小朋友打架……这些都是缺少母爱和缺少妈妈陪伴的结果。

陪伴是对孩子最好的爱

作为父母,其实给不了孩子属于他的未来,他有自己的人生。父母能做的只是努力守护孩子能够得到的当下的快乐和幸福,不焦虑、不盲从,不攀比。

和孩子一起慢慢体味相伴时际遇的每一道风景,每一种心情。不要怕虚度光阴,教育就是留白的艺术。


陪伴是相互的,滋养是相互的,给予是相互的。陪孩子长大的过程,也是作为父母自我成长的过程。

「培养」就是「陪着养」

家长们整日忙于找寻着培养孩子这种能力,那种品质的方法,可对孩子却常常连陪伴的耐心都没有,滋养的过程都想省略,只想用说教、打骂等简单粗暴速效的方式教育好孩子,而无视良好家庭关系的构建。

关系先于教育、包含教育,有了稳固的亲子关系,教育会变得轻松、快乐、自然而然。

舍得花时间陪孩子——童年是人的前半生;陪伴孩子时,一心一意,给孩子你最好的专注力。

陪伴≠陪着

我们常常看到很多父母陪伴孩子时总是捧着手机刷朋友圈,在父母刷微信时,孩子基本都是以电视和iPad为伴,仍然是自言自语或者自己一个人玩,父母人在心不在,没心情体验陪伴孩子的快乐。

虽然有时间陪伴孩子,但缺乏有效沟通,是当下最普遍的一种精神上的失陪,这样的陪同不算陪伴。

我们还能看到很多父母难得与孩子在一起,借机不停地讲各种道理,讲自己有多辛苦,说这一切都是为孩子,自以为能激发孩子积极的生活状态。

却不知被说教看管培养大的孩子最无力,他们只有自我否定,只有自我纠结和挣扎,孩子害怕这样的「陪伴」。

这种用命令说教代替亲子陪伴的做法,效果往往是适得其反。

还有不少父母打着「给孩子最好的」为旗号,拼命工作。

偶尔有时间陪孩子,就用豪爽地花钱代替陪伴,不管孩子要的、不要的,都买给他,最流行的名牌、最贵的学校、最贵的老师。

用物质满足来代替亲子陪伴,也是当下城市家庭的一种常态。不少父母都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,为孩子创造更好的物质条件。

忙永远只是借口,人们总是把时间用于自己认为最有价值的事上,你需要知道:陪伴孩子就是最有价值的事情!

孩子陪伴太少或质量不高的信号

孩子闹情绪,缠磨人,求抱求陪伴时,是一种提醒。说明父母已经太长时间沉浸工作、琐事,忘记关注孩子。

每天哪怕有一小阵子,手上心上什么都放下,专心陪孩子,不一定很多语言,也不一定绘本玩具游乐场,只是陪着孩子,由孩子牵引着安排时光。

当孩子抱怨你从不带他去公园或总是夸奖邻家的孩子时,你可能会说:「不对啊,两周前刚带你去过公园!」「你忘了上周我也表扬过你!」

然而对于孩子而言,感觉就是一种事实,你要做是去发觉背后深层的含义。「你希望我陪你多些户外活动,我知道了。」「你认为我对你的鼓励太少了,谢谢告诉我你的感受。」

「 十年以后,你会因为今天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,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小时而后悔。所以,你知道答案啦。」

在一次与哈佛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吉尔博特聊天时,杨澜问他手头事情太多,常分不清主次怎么办?吉尔博特教授给了杨澜这样的答复。

奥巴马在第一次当选总统时,奥巴马说竞选中有一件事他很自豪,在长达21个月的选战中,他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。

米歇尔在演说中, 谈到做总统的丈夫,至今仍每晚和女儿一起吃晚餐,耐心回答她们的问题,为她们在学校交朋友的事儿出谋划策。

想想身边那些天天嚷着没时间陪孩子的父亲,比奥巴马忙很多吗?

当你感觉你有时间放下工作去陪孩子的时候,你会发现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远了。

到孩子十几岁的时候就会有自己的空间,不会在去你身边撒娇,无理取闹,所以要珍惜和孩子在一块最亲密的时光,一旦错过,就在也回不来了…..

马上就要端午了,小T先祝大家端午节安康,也希望各位爸爸妈妈能放下手上事,好好陪伴孩子,珍惜每一段陪伴孩子的时光!